8月18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踏入白宫时,身后跟着一支“史上最强陪访团”:法国总统马克龙、英国首相斯塔默、德国总理默茨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、芬兰总统斯图布、欧盟主席冯德莱恩、北约秘书长吕特。
七位欧洲权力核心人物集体出动,只为“护航”一场与特朗普的会谈。 这场面像极了黑帮电影,老大谈判,小弟们压阵防掀桌。 而他们防的,正是半年前那场让全球瞠目的白宫骂战:当时特朗普当面怒斥泽连斯基“贪得无厌”,甩门而去。 但这次欧洲赌上了更大的筹码:乌克兰的生死,也是欧洲安全的底线。
这次欧洲领袖们集体行动,首要任务是避免历史重演。 2025年2月28日,泽连斯基访美时,特朗普在镜头前直接开炮:“你们拿了我们660亿美元援助,连句谢谢都不会说? ”双方争执焦点是军援额度和停战条件,会谈崩盘后美国暂停所有对乌援助,导致乌军前线弹药告急三个月。
德国总理默茨出发前直言:“这次绝不能让泽连斯基再被羞辱。 ”为此,欧洲17日提前召开紧急会议,给泽连斯基定制谈判策略,甚至安排“高尔夫球友”芬兰总统斯图布随行,因特朗普曾公开夸他“球技比我好”,指望靠私人关系缓和气氛。
更深层的目标,是阻止美俄“私相授受”。 就在三天前的8月15日,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秘密会谈,虽未达成停火协议,但美方立场突变:特朗普公开承认“俄罗斯是强国,乌克兰不是”,接受俄军控制乌东领土的现状,并放弃“立即停火”诉求,转而强推乌克兰签署永久和平协议。
更让欧洲警惕的是,美俄密谈中抛出了“类北约第五条”计划:未来若乌克兰遇袭,保障国将集体反击,但俄罗斯也要求对等安全保证。 欧洲担心,这实则为俄军长期驻扎乌东铺路。
特朗普的转向早有征兆。 2025年3月他上台后,立刻冻结全部对乌军援,要求“先看到和平诚意”。 7月美军情报显示,俄军在乌东玩起“金蝉脱壳”:主力部队后撤隐藏,前线只用动员兵和无人机消耗乌军,单周造成乌军近9000人伤亡。
战场陷入僵局后,特朗普迅速转向现实交易,接受普京的核心条件:乌东割地、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、美国不给安全保障。 这一套组合拳让欧洲措手不及。
欧洲的反弹来得又快又狠。 8月16日,马克龙、默茨等领袖发布联合声明,划出三条红线:第一,领土问题“必须由乌克兰自决”,反对任何强制割让;第二,俄罗斯无权否决乌克兰加入欧盟/北约;第三,只要冲突持续,欧盟将发动第19轮对俄制裁,打击其能源和军工命脉。
为表决心,欧洲已实际承担起援乌主力:2022年至今,欧盟国家通过军工采购向乌输送了351亿欧元装备,比美国多出44亿欧元。 德国更秘密推动“钢铁豪猪计划”,拟派兵进驻乌克兰构建防御体系。
力挺乌克兰,欧洲当然不只靠情怀。安全账上,乌军一旦溃败,预计500万难民将涌向欧洲,2024年德国接收200万乌克兰难民后,极右翼支持率已飙升15%。经济账更赤裸:乌克兰手握全球12%的稀土矿和25%黑土地,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已签下第聂伯罗锂矿开采权,德国西门子盯着基辅地铁改造订单,英国放贷22.6亿英镑要求用俄冻结资产收益偿还。 这场“援助”本质是入场券:欧盟设立5000亿欧元乌克兰复兴基金,成员国按GDP比例注资,分蛋糕时才够话语权。
但欧洲内部分裂也在加剧。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呛声:“凭什么让欧洲为美国利益埋单? ”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直接拒绝军援乌克兰。 就连欧盟承诺的500亿欧元援助,实际即时拨款仅42亿,其余全是远期贷款,既安抚乌克兰,又躲开财政压力。 这场“团结秀”的裂缝,特朗普看得清清楚楚。
夹在美俄欧之间的泽连斯基,手里只剩两张牌。 第一是宪法牌:乌克兰宪法第73条禁止总统割让领土,他咬定顿巴斯问题必须三方会谈解决,放话“不会当特朗普诺贝尔奖的垫脚石”。 第二是战场牌:18日赴美前夜,俄军向哈尔科夫发射导弹造成11人受伤,乌军则用无人机袭击俄火车站,双方都在用炮火为谈判加码。 但现实很残酷:美国暂停援助后,乌军赫尔松防线濒临崩溃,欧洲成了唯一救命稻草。
特朗普的杀招早已亮出。 他放风称:“若会谈顺利,8月22日就开美俄乌三方峰会。 ”但德法坚持会议必须设在欧洲,德国外长更警告:“任何协议都不能没有乌克兰在场! ”此刻的华盛顿,七位欧洲领袖正紧盯特朗普每一个表情,他们押上政治身家,只为守住最后底线:乌克兰可以谈和,但绝不能跪下投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