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引言】
印度媒体最近又在对中国福建号航母的电磁弹射技术指手画脚,说这技术八成是吹牛。毕竟连美国福特号折腾了这么多年都没彻底搞定,中国凭什么后来居上?这话听着就透着股酸劲儿。但事实真是这样吗?福建号从2022年下水到现在,海试都进行了八次,最近更传出成功弹射歼-35的消息。印度人凭什么一口咬定咱们的技术不行?难道就因为他们自家4.5万吨的维克兰特号还在用滑跃甲板?
【正文】
印度媒体对福建号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。第一是动力问题,他们认为常规动力的福建号根本带不动电磁弹射。这话听着在理,毕竟美国福特号用的可是核动力,到现在还三天两头出故障。但印度人不知道的是,咱们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早把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15%,去年海试时三条弹射轨道同时运作都没掉链子。
第二是技术来源,欧亚时报阴阳怪气地说中国"复制"了美国技术。可他们不知道马伟明团队从90年代就开始研究舰船电力系统,光电磁弹射就申报了32项专利。去年静载试验时,那套线性电机把30吨配重弹得又远又稳,连美国海军研究所都跑来取经。
第三是测试数据。印度媒体总嚷嚷没看见弹射视频,可今年5月第八次海试时,甲板上的轮胎痕迹和红外卫星影像不会说谎。歼-35两分钟一架的频率,比福特号强了不是一星半点。有意思的是,就在上个月,印度自家维克兰特号的燃气轮机还闹罢工,不得不返厂维修。
第四是建造速度。印度人总觉得航母就该像他们那样磨叽——维克兰特号建了17年。可福建号从钢板切割到海试才用了7年,这个速度让他们心里直打鼓。其实咱们江南造船厂早把分段建造玩出了花,一个坞期能同时赶工三艘大船。
第五是作战效能。印度媒体酸溜溜地说电磁弹射华而不实,可他们没算明白账:滑跃起飞的米格-29K最多带3吨弹药,咱们弹射版的歼-35能挂8吨。更别说预警机这种大块头,维克兰特号压根没法起降。
说到福特号,最新报告显示其电磁弹射故障率降到1/400次了,可离设计指标还差十倍。五角大楼去年追加的21亿维修费,够造半艘福建号了。有意思的是,印度海军一边质疑中国技术,一边又悄悄向美国打听EMALS的报价,这不是自己打脸吗?
【结语】
技术竞赛从来不看谁先起跑,关键是谁能少走弯路。福建号的电磁弹射是不是吹牛,东海上的海试数据说了算。印度媒体与其盯着中国航母挑刺,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家军舰的燃气轮机少趴窝。毕竟在航母这件事上,事实永远比嘴炮更有说服力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