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一声令下,遍布全球的美军高级将领匆忙启程,前往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。这场规模空前的集会连特朗普最初都感到意外。这事透着股不寻常:召回规模罕见,最初没说明原因,连开会地点都选在了远离五角大楼的军事基地,被媒体直接贴上了“秘密会议”的标签。
直到近日消息才曝光,有官员们表示,此次会议的重点将是“勇士精神”。“勇士精神”并非新概念,其本质是强调直面强敌的战斗意志与绝对服从的纪律性。赫格塞思将其作为会议重点,背后暗含三层意图:
第一,对内整顿:清洗异己,强化忠诚。赫格塞思自上任以来已解雇十余名高级将领,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,并削减20%的四星上将编制。此次会议或通过“勇士精神”标准进一步筛选将领,要求其“无条件服从”特朗普政府的改革指令。一名匿名官员直言:“这更像是一场忠诚度测试,拒绝站队者可能面临职业生涯终结。”
第二,对外示强:掩盖战略收缩的尴尬。当前美军面临多重挑战:中国新型航母完成海试、俄罗斯在北极加强巡航、国会削减非核心区域预算。赫格塞思提出“勇士精神”,试图通过强化内部凝聚力掩盖美军全球部署能力下降的现实。例如,会议可能要求将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本土安全,而非维持海外基地。
第三,文化重塑:回归“作战本位”。特朗普已将国防部更名为“战争部”,并要求军队减少行政事务、聚焦作战。赫格塞思的“勇士精神”与此呼应,旨在废除前任政府推行的多元包容政策(DEI),恢复传统军旅文化。一名国防官员比喻:“这就像把马匹赶进马厩后鞭策它们,确保其保持战斗状态。”
此次会议引发了多方反应。美军内部困惑与不安并存,国际社会警惕战略调整,媒体与智库则批评“形式大于内容”。
这场“秘密会议”究竟是美军改革的起点,还是一场政治秀?答案或许取决于后续行动:若赫格塞思能推动国会批准预算、协调军种矛盾,改革或有一定成效;但若仅停留在口号与人事调整层面,则可能沦为又一场“空热闹”。
可以预见的是,在全球军事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,美军的每一次战略转向都将引发连锁反应。而“勇士精神”的提出,既是赫格塞思巩固权力的工具,也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重掌军事话语权的缩影。这场会议的真正影响,或许要在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才能显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