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辉达娱乐介绍 >

辉达娱乐介绍

为何说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在哪里?

古代相面术认为,面相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命运密码,隐藏着富贵与贫穷的秘密。然而,民间相师竺无忧却常说:"面相不一,富贵贫穷各有定数,非单看额头至下颚之形,而需观气色神态,察心性根本。"这番话曾让许多求相问命者困惑不解。直到那一年,京城大旱,饥民四起,一位名叫林远峰的落魄书生与竺无忧的偶然相遇,揭开了相术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,也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轨迹。

京城东街,一座不起眼的小院门前挂着一块木匾,上书"竺府相馆"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。院内,主人竺无忧正对着铜镜整理着自己的胡须。他今年五十有三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总给人一种能看透世事的感觉。

"先生,又有一批求相的人在外等候。"小厮阿福推门进来,低声禀报。

竺无忧微微颔首:"让他们按次序进来吧。"

竺无忧在京城小有名气,不是因为他的相术多么精准,而是因为他总会对前来求相的人说一些出人意料的话。有时,他会对面相极佳的富家公子说:"你面相虽好,但心性浮躁,恐怕难守家业。"而对一些面相平平的寻常百姓,他却说:"相貌平凡,心地纯良,日后必有厚福。"这让很多人不解,也让竺无忧的相馆颇具争议。

"竺先生,今日能否为小女看相?"一位富商抱着约莫五岁的女孩走进相馆,神情恭敬。

竺无忧看了看女孩,轻声道:"令爱天庭饱满,眉清目秀,是个有福之相。但切记,莫要因富贵而忘本性,否则福报转眼即逝。"

富商听后连连点头,却又忍不住问道:"先生,我常听人说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究竟在哪里?可否明示?"

竺无忧抚须一笑:"这个问题,问我的人不少。面相之学,玄妙无穷。额头主智慧,眉眼主才情,鼻主财运,口唇主人缘,下颚主晚年。然而,我常说'相由心生',人的命运并非完全由面相决定,而是与心性息息相关。"

富商似懂非懂,付了酬金后便带着女儿离开了。

正当竺无忧准备休息片刻,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被几个衙役拽着闯了进来。

"竺先生!救救我吧!"年轻人挣脱衙役,跪倒在竺无忧面前。

"大胆林远峰!竟敢冲撞竺先生!"为首的衙役喝道,"这厮偷了街市的馒头,被我们抓个正着,还口出狂言说什么'君子固穷',简直不知天高地厚!"

竺无忧定睛一看,这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,虽然衣衫褴褛,但眉宇间透着一股书生气,面容清瘦,双眼有神,只是脸上满是尘土,显得狼狈不堪。

"这位公子,为何要偷窃?"竺无忧不动声色地问道。

年轻人叫林远峰,原是书香门第出身,却因家道中落,如今沦落到饥不果腹的地步。他本想进京赶考,无奈途中遇上大旱,盘缠用尽,只能靠乞讨度日。今日实在饿得不行,才铤而走险偷了一个馒头。

竺无忧听完他的遭遇,从袖中取出几枚铜钱递给衙役:"这馒头钱我来付,还请几位高抬贵手。"

衙役见是竺无忧开口,也不好多说什么,收了钱便离开了。

"多谢先生救命之恩。"林远峰感激涕零。

竺无忧让阿福端来饭菜,看着林远峰狼吞虎咽的样子,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怜悯。待林远峰吃饱喝足,竺无忧仔细端详他的面相。

"林公子,你的面相很特别。"竺无忧若有所思地说道。

林远峰苦笑:"先生莫要取笑。我这副模样,哪有什么特别的?"

"你天庭饱满,地阁方圆,印堂开阔,眼有神光,本该是个大富大贵之相。只是现在气色不佳,命运多舛,应是遇到了人生低谷。"竺无忧道。

林远峰听后,眼中闪过一丝希望,但很快又暗淡下来:"先生见笑了。我父亲生前也曾请相师看过我的面相,说我将来必定飞黄腾达。可如今,我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,哪来的富贵可言?"

竺无忧深深地看了林远峰一眼:"面相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人的心性会影响面相,而面相也会随着命运的变化而改变。林公子,你现在需要的不是知道自己有没有富贵相,而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。"

林远峰听后若有所思。竺无忧见他无处可去,便留他在相馆中暂住,帮忙整理书籍和接待客人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林远峰在竺无忧的相馆中学到了不少相术知识。他发现竺无忧对待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态度,有时候对明明面相不佳的人却给予厚望,而对面相极好的人却提出警告。这让林远峰很是不解。

"先生,为何您给人看相时,常常不按常理出牌?"一日,林远峰忍不住问道。

竺无忧笑而不答,只是递给他一本《相术真解》:"自己看吧。"

林远峰翻开书籍,发现里面记载的相术理论与他以往所听闻的大相径庭。书中强调:"相随心变,心正则相正,心邪则相邪。一人一生中,面相可变三次,全凭心性所致。"

正当林远峰沉浸在书中时,相馆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。

"竺无忧!滚出来!"一个粗犷的声音在门外怒吼。

竺无忧和林远峰急忙出门查看,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随从站在门外,神情愤怒。

"可是楚员外?"竺无忧认出了来人,是城南的富商楚万福。

"好你个竺无忧!半年前你给我儿子看相,说他心性不正,恐有牢狱之灾。如今果然应验,我儿因斗殴伤人被关进大牢!你这是诅咒我儿子!今日我要你给个说法!"楚万福怒气冲冲地说道。

竺无忧淡然一笑:"楚员外,我当日所言,并非诅咒,而是警示。令郎面相本是不错,但眉间戾气太重,显示心性刚愎自用,若不加以改正,确有牢狱之忧。我当时也建议您好好教导,可惜..."

"胡说八道!我儿原本好好的,就是听了你的胡言乱语后,整天疑神疑鬼,才会与人起冲突!今日你若不给我一个合理解释,我定让你这相馆开不下去!"楚万福咬牙切齿地说道。

林远峰见状,急忙上前:"楚员外息怒。先生所言'相由心生',确有其理。令郎若能在狱中反省自身,痛改前非,或许命运还能转变。"

楚万福冷笑一声:"又来一个胡说八道的!你算什么东西,也敢在此妄言?"说罢,挥手让随从上前推搡林远峰。

林远峰被推倒在地,竺无忧急忙上前扶起他,对楚万福说道:"楚员外,令郎之事我深感遗憾。若您愿意,我可亲自去狱中探望,给他一些开解。"

楚万福怒极反笑:"哼!不必了!你这骗子,休想再接近我儿子!走着瞧吧,我定让你在京城待不下去!"说完,扬长而去。

这一闹剧传遍京城,不少人开始议论纷纷,质疑竺无忧的相术。一时间,前来求相的人锐减,相馆门可罗雀。

竺无忧却不以为意,每日依旧研读相书,时而指点林远峰一二。

"先生,您为何不去解释清楚?"林远峰不解地问道。

竺无忧叹了口气:"解释又有何用?相术之道,本就玄妙难明。我所看的不仅是面相,更是一个人的心性。楚家公子面相虽好,但心性骄纵,早晚会惹祸上身。我当日提醒,本是好意,可惜楚员外宠子心切,不愿正视问题所在。"

林远峰若有所思:"先生的意思是,面相只是外在表现,而内在的心性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?"

"正是如此。"竺无忧点头道,"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但差别在于心性。同样的面相,因心性不同,命运也大相径庭。"

就在相馆生意最为冷清的时候,一个意外的客人到访了。

那是一个身着灰色布衣的老者,鹤发童颜,精神矍铄。他缓步走进相馆,向竺无忧拱手行礼:"久闻竺先生'相由心生'之说,特来拜访。"

竺无忧一见老者,连忙起身相迎:"原来是罗大人,失敬失敬。"

林远峰听到"大人"二字,猜测这位老者应该是朝中官员,但他穿着如此朴素,实在看不出有何官相。

罗老者与竺无忧相谈甚欢,谈话中林远峰得知,这位罗大人乃是当朝礼部侍郎罗文德,为人清正廉明,在民间颇有威望。

"竺先生近来可好?"罗文德问道,"听闻你与楚万福有些纠纷?"

竺无忧苦笑:"些许小事,不足挂齿。只是可惜楚家公子,年纪轻轻就误入歧途。"

罗文德点点头:"我已知晓此事。楚万福仗着家财万贯,在城南横行霸道,其子更是无法无天。这次犯案,按律当重判,但他正四处疏通关系,想要减轻刑罚。"

"命运自有定数,作恶终有报应。"竺无忧感叹道。

罗文德转而看向林远峰:"这位想必就是近来京城传言的林公子吧?听说你精通相术?"

林远峰连忙摆手:"不敢当,在下只是略懂皮毛,跟随先生学习而已。"

"林公子过谦了。"罗文德笑道,"老夫今日来,除了拜访竺先生外,还有一事相求。明日是老夫六十大寿,想请竺先生和林公子前往寒舍一叙,为老夫及家人看看相,不知二位可否赏脸?"

竺无忧欣然应允:"罗大人盛情,我们自当前往。"

次日,竺无忧带着林远峰来到罗府。令他们惊讶的是,罗府虽是朝廷重臣的住所,却并不奢华,处处透着简朴之风。

罗文德亲自迎接二人,将他们引入内宅。宴席上,除了罗家人外,还有几位朝中要员。席间,罗文德向众人介绍了竺无忧的"相由心生"之说,引得众人连连称赞。

酒过三巡,罗文德请竺无忧为他的孙子看相。那是个十岁左右的男孩,眉清目秀,但眼神中透着一丝骄傲。

竺无忧仔细观察后说道:"令孙面相极佳,天庭饱满,地阁方圆,日后必成大器。但须注意培养其谦逊品性,否则易生骄纵之心,反而不美。"

罗文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"先生所言极是。孩子自幼聪慧,难免有些自负。我会多加注意。"

林远峰在一旁暗自惊叹竺无忧的洞察力,他也看出了那男孩的骄傲之气,但若非竺无忧提醒,他可能不会将其与面相联系起来。

宴席结束后,罗文德单独将竺无忧和林远峰留下,说有要事相商。

"竺先生,实不相瞒,老夫此次邀请你们前来,除了寿宴外,还有一个重要目的。"罗文德神色凝重地说道,"朝中有一重要案件,疑点重重,需要先生以相术之道助我一臂之力。"

竺无忧惊讶道:"大人何出此言?相术不过是民间小道,如何能助朝廷断案?"

罗文德叹息道:"此案涉及一名朝中重臣,被指控贪污军饷,证据确凿,但他矢口否认。按理说,当依法处置,但此人在朝中根基深厚,若处理不当,恐怕会引起动荡。我想请先生以相术观其面相,看是否真有贪婪之相,以作参考。"

竺无忧沉思片刻:"大人,相术确实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,但断案还需实证。不过,既然大人相信我,我自当尽力而为。"

罗文德点头道:"明日早朝后,我会安排你们在偏殿旁观,只需远远看那人一眼即可。"

次日,竺无忧和林远峰跟随罗文德进入皇宫,在偏殿一角等候。朝会结束后,官员们陆续退出大殿,罗文德悄悄指给他们看一个身穿紫袍的中年官员。

"那人就是兵部尚书赵国忠,此次案件的主角。"罗文德低声道。

竺无忧和林远峰仔细观察赵国忠的面相。只见他面色红润,眉毛浓密,鼻梁高挺,下巴方正,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。

离开皇宫后,罗文德急切地问道:"二位看出什么了?"

竺无忧沉默片刻,缓缓道:"此人面相堂堂,不像有贪污之相。但..."

"但什么?"罗文德追问。

"但他眼角微微下垂,嘴角时而抽动,显示内心不安。更重要的是,他的面色虽红润,却不是自然的红润,而是刻意掩饰的结果。"竺无忧分析道。

林远峰也插话道:"我注意到他走路时脚步虚浮,不似正人君子的稳健步伐。而且,他与人交谈时目光闪烁,不敢直视对方,这都是心虚的表现。"

罗文德听后,长叹一声:"果然如此。近日查得赵国忠在城外有一处隐秘宅院,疑是用赃款所建。只是苦无实证,难以定案。"

竺无忧思索片刻,说道:"大人,面相虽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,但断案还需实证。若要查清此事,恐怕还需进一步调查。"

罗文德点头道:"我明白。多谢二位相助,给了我一个方向。接下来,我会派人密查那处宅院,看能否找到确凿证据。"

几天后,罗文德派人传来消息,说在赵国忠的秘密宅院中发现了大量账册和银两,证实了他贪污军饷的事实。赵国忠被革职查办,朝野为之震动。

这一事件让竺无忧的相术名声大振,不少朝中官员私下前来求相,想知道自己的前程如何。竺无忧一一婉拒,只说自己只是略通相术,不敢妄言他人命运。

林远峰在这段时间里跟随竺无忧学习相术,逐渐对"相由心生"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他发现,自己的面相也在悄然变化,原本憔悴的面容渐渐恢复了生气,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。

"先生,我明白了您所说的'相由心生'的道理。"一日,林远峰对竺无忧说道,"面相确实会随着心性的变化而改变。这段时间,我心态平和了许多,面相也跟着改变了。"

竺无忧欣慰地点点头:"你能领悟这一点很好。相术之道,不在于预测未来,而在于明白人生道理。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就在于心性的变化。同样的面相,因为心性不同,命运也会大相径庭。"

正当师徒二人探讨相术奥义时,一个不速之客闯入了相馆——正是那日被抓的楚家公子楚明。

"竺先生!救救我吧!"楚明跪倒在竺无忧面前,满脸悲戚。

原来,楚明因斗殴伤人被关入大牢,本以为父亲能运用关系将他救出,没想到此案正好被罗文德经手,秉公办理,不仅不能减刑,反而因查出他平日多有劣迹,要从重处罚。楚万福托人疏通关系未果,正焦头烂额之际,楚明在狱中突然想起竺无忧当日的警示,这才知道竺无忧是真心为他好。

"先生当日所言句句在理,是我不知悔改,才落得今日下场。如今我已明白错处,只求先生指点一二,让我能够改过自新。"楚明痛哭流涕地说道。

竺无忧扶起楚明,仔细观察他的面相。奇怪的是,短短几个月不见,楚明的面相竟有了明显变化。原本眉间的戾气减轻了许多,眼神也变得清明起来。

"楚公子,你的面相已有变化,看来狱中生活让你有所感悟。"竺无忧欣慰地说道,"面相随心变,只要你真心悔过,命运自会转变。"

楚明激动地点头:"先生所言极是。这几个月的牢狱生活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。以前我仗着家财,目中无人,如今才知道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。"

竺无忧沉思片刻,说道:"罗大人是个清官,秉公办案。你若真心悔改,或许可以向他请求宽恕。我与罗大人有些交情,可以代为说情,但能否成功,还要看你的诚意。"

楚明连连叩头:"多谢先生,我定当痛改前非,重新做人!"

林远峰在一旁看着这一幕,心中感慨万分。他想起自己初到相馆时的狼狈相,再看看如今的自己,已经能够辨别面相,理解心性对命运的影响,不禁对竺无忧更加敬佩。

几天后,竺无忧带着林远峰前往罗府,为楚明求情。罗文德听了竺无忧的请求后,沉思良久,最终答应适当减轻楚明的刑罚,但前提是楚明必须真心悔改,并在刑满后做些善事弥补过错。

这一消息传回相馆,楚万福亲自前来道谢,并为之前的无礼行为向竺无忧道歉。竺无忧不计前嫌,还为楚万福指点了一些家教之道,让他明白溺爱子女反而害了他们的道理。

相馆的生意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,甚至因为楚明一事,名声更盛,前来求相的人络绎不绝。

林远峰在竺无忧的指导下,相术水平日益精进,已经能够独立为人看相了。但他心中一直有个疑惑:自己当初沦落至此,面相竟还能被竺无忧看出"大富大贵"之相,这究竟是为何?

一日,林远峰终于鼓起勇气问道:"先生,当初您说我有'大富大贵'之相,可我当时穷困潦倒,这不是相术失准了吗?"

竺无忧神秘一笑:"面相之术,重在观人本质。你虽落魄,但心性不改,额头到下颚的面相特征仍在。富贵贫穷相的差别,不在外表形态,而在精气神中。那日我一眼便看出,你落魄只是暂时,命中自有转机。"

林远峰听了竺无忧的解释,若有所思。他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变化,确实感觉命运正在转变。但他仍不太明白"相由心生"的深刻含义,以及为何说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究竟在哪里。

"先生,能否详细解释一下,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为何都有富贵贫穷相?这差别到底在哪里?"林远峰诚恳地请教道。

竺无忧欣赏地看了林远峰一眼,知道他已经到了可以领悟更深层次相术的时候了。

"相术有形与神两方面。"竺无忧缓缓道来,"形,即面部的外在形态;神,则是精气神的内在表现。很多人只看重形,却忽视了神。"

竺无忧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古籍,翻到其中一页给林远峰看:"你看这里记载,'天庭饱满主聪慧,地阁方圆主厚福',说的就是面相的形。但再往下看,'形美而神不足,如花无香;神足而形不美,如璞玉未琢'。这就是说,形与神缺一不可,而神更为重要。"

林远峰认真阅读着古籍,似有所悟:"所以,同样的面相,因为精气神不同,命运也会不同?"

"正是如此。"竺无忧点头道,"以额头为例,同样是饱满的额头,有的人神采奕奕,眼中有光,这是有志气、有追求的表现,日后必有作为;有的人虽额头饱满,但神情呆滞,目光浑浊,这是志气不足、安于现状的表现,即便有好的起点,也难以成就大事。"

竺无忧继续解释道:"再看眉眼,同样是英挺的眉毛,清秀的眼睛,有的人眼神坚定,透露出坚韧不拔的品质,这样的人即便出身贫寒,也能白手起家;有的人虽有好眉好眼,但眼神飘忽,缺乏定力,这样的人即便生在富贵之家,也难保家业不败。"

林远峰越听越入神,他想起自己初到相馆时的狼狈相与如今的精神面貌,确实有了天壤之别。

"鼻主财,唇主福,下颚主晚年。"竺无忧继续道,"同样是高挺的鼻子,有的人鼻翼饱满,显示财运亨通;有的人鼻翼薄弱,则财运一般。但更重要的是,鼻头是否有光泽,鼻梁是否挺直有力,这些都显示一个人的财富观念和处事态度。一个鼻相再好的人,若贪得无厌,最终也会破财败业。"

林远峰若有所思:"所以,富贵贫穷相的差别,不仅在于面部的形态特征,更在于精气神的表现?"

"不错。"竺无忧欣慰地点头,"这就是我常说的'相由心生'。一个人的心性决定了他的精气神,而精气神又影响着面相。所以,同样的面相特征,因为心性不同,命运也会大相径庭。"

竺无忧起身,从内室取出一面特制的铜镜,让林远峰对着镜子看自己的面相。

"你看看现在的自己,与初到相馆时有何不同?"竺无忧问道。

林远峰仔细端详镜中的自己,惊讶地发现,虽然面部轮廓没有太大变化,但气色、神情却焕然一新。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,嘴角多了一丝自信,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。

"先生,我明白了!"林远峰恍然大悟,"面相不仅是天生的,也是后天养成的。一个人的心性、经历、修为都会反映在面相上。所以说,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就在于精气神的表现!"

竺无忧满意地点点头:"你终于明白了。相术之道,不在于看出一个人的命运,而在于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和潜力。一个人若能保持正直的心性,积极向上的态度,即便面相平平,也能改变命运;反之,若心性不正,行为不端,即便面相再好,也会渐渐改变,最终福报尽失。"

就在师徒二人探讨相术奥义之际,一位穿着官服的差役匆匆来到相馆,递上一份朱红色的请帖。

"竺先生,罗大人派我来请您明日进宫,说是皇上要见您。"差役恭敬地说道。

竺无忧和林远峰都吃了一惊。皇上召见,这可是天大的荣誉!

"可知皇上为何召见?"竺无忧问道。

差役摇摇头:"这个卑职不知,罗大人只说让您务必准时前往。"

差役离开后,林远峰兴奋地说:"先生,皇上召见,必定是您的相术名声传到了宫中!"

竺无忧却显得很平静:"无论何事,我们明日便知。你也收拾一下,随我一同前往。"

次日一早,竺无忧和林远峰换上整洁的衣袍,随罗文德的差役进宫。罗文德在宫门口等候,亲自引领他们进入御书房外等候。

"罗大人,不知皇上召见所为何事?"竺无忧低声问道。

罗文德微笑道:"皇上听闻先生相术精湛,且能辨别人心,想请先生看看几位即将任命的大臣面相,以作参考。"

不多时,太监传唤他们入内。竺无忧和林远峰小心翼翼地走进御书房,向皇帝叩首行礼。

皇帝约莫四十岁上下,面容威严却不失和蔼,见到二人后和颜悦色地说道:"平身吧。朕听罗爱卿说,竺爱卿精通相术,且有'相由心生'之说,很是独到。今日特召你入宫,是想请教一二。"

竺无忧恭敬地回道:"陛下谬赞了。微臣不过是略通相术,不敢妄称精通。"

皇帝笑道:"竺爱卿不必谦虚。朕知道你助罗爱卿识破了赵国忠的贪污案,又化解了楚明的案件,确有真才实学。今日召你入宫,是想请你看看几位即将晋升的大臣面相,看他们是否真心为国,堪当重任。"

竺无忧心中一凛,这可是关系重大的事情。他小心回道:"陛下,相术只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倾向,不能完全断定其忠奸善恶。微臣斗胆建议,还需结合其平日行为和政绩来综合判断。"

皇帝赞许地点点头:"竺爱卿所言甚是。朕正是欣赏你这份实事求是的态度,才想请你一观。"

皇帝命太监将几位候选大臣召入偏殿,让竺无忧和林远峰在屏风后观察他们的面相。竺无忧仔细观察每一位大臣的面容、神态、言行举止,然后低声向皇帝禀报自己的看法。

观察完毕后,皇帝让那几位大臣退下,单独召见竺无忧和林远峰。

"竺爱卿的相术果然不凡。"皇帝满意地说道,"你对那几位大臣的评价,与朕平日的观察大致相符。尤其是兵部侍郎徐山,你说他面相方正,眼有神光,心系国事,确实是朕一直看重的人才。"

竺无忧恭敬地回道:"陛下明察秋毫,微臣不过是依相术之道略作判断而已。"

皇帝又问道:"竺爱卿常说'相由心生',能否详细解释一下这个理念?"

竺无忧略作思索,回答道:"回陛下,'相由心生'是说一个人的面相会随着心性的变化而改变。心正则相正,心邪则相邪。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在于一个人的心性和精气神。同样的面相特征,因为心性不同,命运也会大相径庭。"

皇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"这与朕的观察相符。朕见过许多官员,初入仕途时兢兢业业,面相清正;但随着地位升高,有的人渐渐贪恋权势,面相也变得贪婪狡诈。而有的人虽历经高位,却始终保持初心,面相反而越发清明。"

竺无忧欣慰地说:"陛下圣明!这正是'相由心生'的道理。一个人的面相会随着心性的变化而改变,而心性又受到环境、教育、自律等因素的影响。所以,相术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现状,还能给出改变的方向。"

皇帝转向一直在旁边恭敬聆听的林远峰:"这位想必就是林远峰吧?罗爱卿说你也颇通相术?"

林远峰连忙叩首:"回陛下,微臣不过是跟随师父学习皮毛,不敢言通。"

皇帝笑道:"不必过谦。朕听说你初到京城时穷困潦倒,如今在竺爱卿指导下,不仅学会了相术,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这不正是'相由心生'的最好例证吗?"

林远峰惊讶于皇帝对自己的了解,恭敬地回道:"陛下圣明。微臣确实受益于师父的教诲,明白了心性对命运的影响,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处境。"

皇帝满意地点点头,对竺无忧说:"竺爱卿教导有方,培养出这样的弟子,实属难得。朕欲在礼部设立相术研究之职,由你担任,负责研究相术之道,为朝廷选拔人才提供参考。你意下如何?"

竺无忧没想到皇帝会有此任命,一时间有些犹豫:"陛下,相术毕竟是小道,不足以辅政。微臣恐怕难当此任。"

皇帝笑道:"竺爱卿不必谦虚。相术虽为小道,但用之得当,也能辅助朝政。况且,你的'相由心生'之说颇具教化意义,可以让那些为官者明白,心性不正终会显露在面相上,有助于端正吏治。至于具体职责,朕会与礼部商议,不会让你为难。"

面对皇帝的坚持,竺无忧只得应允:"微臣谨遵圣命。但请陛下允许微臣仍在民间行医相术,以便广泛接触百姓,更好地研究相术之道。"

皇帝欣然同意:"这个自然可以。朕只是希望你能将相术之道用于辅政,不会限制你的其他活动。"

皇帝又对林远峰说:"至于林爱卿,朕听罗爱卿说你曾是书生,有功名之志?"

林远峰激动地回道:"回陛下,微臣确有功名之志,只是家道中落,未能如愿。"

皇帝慈祥地说:"既然如此,朕准许你明年春闱免试入仕,先在礼部跟随竺爱卿学习,日后再行安排。"

林远峰喜出望外,连连叩首谢恩:"微臣叩谢圣恩!定当尽心竭力,不负圣望!"

皇帝满意地点点头,又与竺无忧交谈了一些相术的心得,最后赐下丰厚的赏赐,让二人退下。

走出皇宫,林远峰仍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,难以置信自己竟然能够免试入仕,这是多少寒门学子梦寐以求的机会啊!

竺无忧看出了他的激动,微笑道:"恭喜你,皇上的恩典,足见对你的重视。"

林远峰激动地说:"这一切都是先生的栽培之恩!若非先生当日相救,并教导我相术之道,我哪有今日的际遇?"

竺无忧摇摇头:"非也。这是你自己的福分,与我关系不大。记得我当初说过,你虽落魄,但面相不凡,日后必有大富大贵。如今看来,这预言正在成真。"

林远峰想起当初竺无忧的预言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深深地明白了"相由心生"的道理,以及为何说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在于心性的变化。

回到相馆,竺无忧将皇帝的任命告诉了阿福和其他学徒。大家都为师父和师兄的好运欢呼雀跃。

竺无忧却显得很平静,他对林远峰说:"从今以后,你我都将肩负更重的责任。你将步入仕途,我也要开始研究如何将相术用于辅政。我们都要记住,无论地位如何变化,都要保持初心,不忘本性。"

林远峰郑重地点点头:"先生教诲,弟子谨记。我明白了'相由心生'的真谛,知道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。只要心性不变,保持正直,即便面临困境,也能迎来转机。"

竺无忧欣慰地拍拍林远峰的肩膀:"你能明白这个道理,为师很欣慰。相术之道,玄妙无穷,但归根结底,还是要'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'。无论是看相还是为官,都要以利国利民为本,这才是正道。"

从此,竺无忧在礼部设立了相术研究之职,专门研究如何将相术用于选拔人才和辅助朝政。他提出的"相由心生"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,许多官员开始重视自己的心性修养,朝廷风气也为之一新。

林远峰在礼部跟随竺无忧学习一年后,被派往地方担任县令。他将竺无忧的教诲铭记在心,为政清廉,体恤民情,深受百姓爱戴。

三年后,林远峰升任知府,管辖一方。他在治理地方时,特别注重观察官员的面相变化,对那些面相渐变的官员及时给予警示和教导,使得当地吏治清明,百姓安居乐业。

竺无忧则继续在民间行医相术,同时担任朝廷的相术顾问。他培养了一批精通相术的弟子,将"相由心生"的理念广为传播。

十年后,林远峰官至巡抚,成为一方大员。他每次回京述职,都会去拜访恩师竺无忧,请教为政之道和相术心得。

一日,林远峰回京述职后,专程去拜访竺无忧。此时的竺无忧已经年逾六旬,但精神矍铄,气色甚好。

"师父,弟子回来了。"林远峰恭敬地行礼。

竺无忧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得意弟子,如今的林远峰已是朝廷重臣,却仍保持着当年的谦逊和正直。

"远峰,你来得正好。为师有个重要的决定要告诉你。"竺无忧正色道。

林远峰好奇地问:"师父要做什么决定?"

竺无忧缓缓道来:"为师决定辞去朝廷的职务,专心研究相术之道,并著书立说,将'相由心生'的理念系统地记录下来,留给后人。"

林远峰惊讶地问:"师父为何突然要辞职?可是遇到了什么困难?"

竺无忧微笑着摇摇头:"非也。为师年事已高,该为自己的学问做个总结了。这些年在朝廷的经历,让为师更加确信'相由心生'的理念是正确的。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就在于心性的变化。为师想将这些心得系统地整理出来,成为一部著作,留给后人参考。"

林远峰明白了师父的心意,恭敬地说:"师父的决定很有意义。弟子愿意全力支持,并协助师父完成著作。"

竺无忧欣慰地点点头:"有你相助,为师很放心。这部著作将命名为《相由心生录》,详细记录相术的理论和实践,以及为师这些年的心得体会。"

从此,竺无忧退居相馆,专心著书立说。林远峰在公务之余,经常回来协助师父整理资料和记录心得。

两年后,《相由心生录》终于完成。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"相由心生"的理念,详细解释了为何说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在于心性的变化。书中还记录了大量的实例,包括林远峰的亲身经历,以及许多官员面相随心性变化的案例。

皇帝得知此事后,亲自为《相由心生录》作序,并下令将其收入皇家图书馆,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。

竺无忧的相术理念由此广为流传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相师和官员。而林远峰也将这一理念贯彻到自己的为官之道中,成为一代名臣。

多年后,林远峰官至宰相,辅佐皇帝治理国家。每当他回想起当年在相馆中学习相术的日子,以及竺无忧教导他的"相由心生"理念,心中都充满感激。

他常对年轻官员说:"面相不仅是天生的,更是后天养成的。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在于心性的变化。一个人若能保持正直的心性,积极向上的态度,即便面相平平,也能改变命运;反之,若心性不正,行为不端,即便面相再好,也会渐渐改变,最终福报尽失。"

这就是竺无忧一生坚守的"相由心生"之道,也是林远峰从落魄书生到一代宰相的人生智慧。

相术之道,玄妙无穷。竺无忧与林远峰的故事告诉我们,面相确实能反映一个人的命运,但更重要的是心性的影响。从额头到下颚,面相不一都有富贵贫穷相,差别在于心性和精气神。同样的面相特征,因为心性不同,命运也会大相径庭。"相由心生"的真谛在于,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只要保持正直的心性,积极向上的态度,即便面临困境,也能迎来命运的转机。正如林远峰从落魄书生到一代宰相的转变,证明了心性的力量远超面相的限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