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女排世锦赛的赛场上,中国女排的表现令所有期待者大跌眼镜。这支被寄予厚望的队伍,在1/8决赛中竟然以1:3的比分败给了世界排名仅第14位的法国队,最终仅获得第九名的尴尬成绩。这样的结局不仅让现场观众瞠目结舌,更让无数守候在屏幕前的中国球迷感到心寒。
赛后,知名企业家史晓燕在社交平台上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。这位对中国女排有着特殊情结的企业家,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队伍当前最突出的问题——面对弱旅时气势如虹,遭遇强敌时却屡屡失手,并强烈建议让朱婷这样的功勋老将重返国家队。
史晓燕的排球情缘非同一般。从小练习多种体育项目的她,对排球更是情有独钟,从9岁到18岁整整九年的排球训练经历,让她与这项运动结下了深厚的缘分。正是这份特殊的渊源,使她对中国女排的关注远超普通球迷。当看到心爱的队伍在国际赛场上铩羽而归时,她坦言"整夜辗转难眠",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不解。
细究中国女排此次失利的原因,史晓燕认为最突出的问题在于队伍的"双面性"——对阵实力较弱的对手时表现出色,但遇到强敌就显得力不从心。这种反差鲜明的表现,让许多球迷都深有同感。年轻队员在面对弱旅时确实展现出了应有的活力和拼劲,但一旦遭遇法国队这样的强劲对手,特别是在关键分的争夺中,队伍就显得束手无策,技术动作变形,心理状态失衡,最终导致失利。这样的表现,显然与人们心目中"女排精神"的形象相去甚远。
深入分析,史晓燕指出年轻队员固然具备冲劲足、体能好的优势,但缺乏大赛经验才是致命伤。特别是在逆风局和落后局面下,队员们明显缺乏应对策略和心理调节能力。而这种时候,恰恰最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将来稳定局面。她不禁反问:"面对压力就溃不成军,谁能有朱婷那样的大赛经验和临场智慧?"
说起朱婷,她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她,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坚持,一步步成长为世界顶级主攻手。她不仅球技精湛,更重要的是拥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,这些都是当前这支年轻队伍所欠缺的宝贵财富。值得一提的是,朱婷在海外俱乐部效力期间,每年都能获得数百万的高额年薪,这足以证明她在国际排坛依然保持着顶尖的竞技水平。既然如此,中国女排为何要将这样一位世界级选手拒之门外?
对于外界关于朱婷年龄偏大、状态下滑,甚至会影响年轻队员的质疑声,史晓燕坚决予以驳斥。在她看来,朱婷不仅是球场上的得分利器,更是一位难得的"导师"。她丰富的比赛经验可以帮助年轻队员学会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,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,如何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破解对手的防守。这些宝贵的经验,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传授的,也不是年轻教练或队友能够轻易给予的。
排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,团队配合、临场应变和心理素质缺一不可。而朱婷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堪称顶尖。史晓燕呼吁中国排协应当认真听取球迷的意见,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成绩,而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。新老交替是必然过程,但绝不能简单地以年龄论英雄。经验和智慧,是任何金钱都无法买到的无价之宝。
这次世锦赛的失利,特别是负于法国队的结果,不仅令人遗憾,更让人担忧。如果不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,在用人和战术上做出相应调整,中国女排的未来发展恐怕会面临更大的挑战。放着朱婷这样的世界级选手不用,却让年轻队员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独自面对强敌,这样的决策难免让人质疑。
史晓燕的观点道出了众多资深球迷的心声:中国女排的发展,不能只依靠青春热血,更需要智慧和经验的积淀。我们期待未来的中国女排,在传承"女排精神"的同时,能够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场比赛,珍惜每一位有价值的球员,特别是像朱婷这样的功勋老将。有时候,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所能带来的改变,远比盲目追求"青春风暴"更有价值。期待中国女排能够痛定思痛,做出真正有利于队伍长远发展的明智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