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财长态度反转,政策反噬致国内困境显现
黄仁勋的笑容只维持了半个月。 7月中旬,当美国商务部“解禁H20芯片对华出口”的消息传来,这位英伟达CEO兴冲冲飞到中国谈订单,却在8月初发现许可证石沉大海。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的档案柜里,积压着数千份出口申请,英伟达只是冰山一角。 这个负责审批出口的机构,正陷入30年来最严重的瘫痪状态。
就在芯片企业焦头烂额之际,美国财长贝森特上演了戏剧性变脸。 7月29日,他还在镜头前挥舞“三位数关税”大棒,威胁对中国石油进口加征100%以上税率。 不到24小时,他的社交媒体账号却悄悄换上温和面孔,将中国称为“伟大的国家”,宣称“惠及两个伟大国家的协议已具备条件”。 更耐人寻味的是,美方曾精心准备的12项反制筹码,在未被中方回应的情况下,竟被悄悄撤回。
这种分裂背后是美国贸易机器的全面失灵。路透社曝光的内部文件显示,商务部审批部门甚至未同步政府信息发布新规,直接切断了与行业代表的沟通渠道。 半导体设备积压的出口申请价值数十亿美元,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肖恩·斯坦公开敲打政府:“每拖延一天,就有订单永久流失! ”中国采购商已转向欧洲、日本供应商,甚至加速扶持本土芯片企业。
真正戳破美方虚张声势的,是稀土的致命制约。 当贝森特改口的同一天,五角大楼报告泄露了美军的软肋:87%军用级稀土依赖中国,每架F-35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。 中方“民用可谈,军用免谈”的铁律,直接卡住洛克希德·马丁等军工巨头的咽喉。 美国试图在墨西哥建立替代供应链,结果成本暴涨5倍后项目流产;巴西作为全球第二大稀土国,上半年对华出口额却激增200%,总统卢拉公开拒绝美国要求。
关税大棒的回旋镖正砸向美国超市货架。 纽约消费者发现中国产自行车涨价65%,儿童服装贵了40%,宠物粮价格飙升30%。 俄亥俄州汽车配件厂经理控诉,原材料关税致成本失控,被迫裁掉三分之一员工。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裁员人数激增80%,近70万人失业。
农业州的反抗更为激烈。爱荷华州共和党议员带着农业游说团硬闯白宫,警告大豆玉米将因中国报复性关税烂在仓库,农民面临数百亿美元损失。 小企业主的怒火直接烧向特朗普——一家运动鞋配件厂因关税裁员,NBA合作项目告吹;高尔夫服饰制造商哭诉无力抗衡大平台压价,而特朗普正是高尔夫爱好者。
政治豪赌撞上经济现实时,华盛顿的混乱暴露无遗。 8月1日,特朗普指责劳工统计局局长“人为夸大”就业数据要求其辞职,试图掩盖支持率跌至40%新低的窘境。 与此同时,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仍在宣扬“新关税体系将降低逆差”,而财政部内部报告显示:对华加征关税直接推高美国通胀率1.3%,中小企业成本激增40%。
英伟达的困境成为科技战反噬的缩影。当H20芯片卡在审批黑洞时,中国市场监管机构突然约谈其芯片安全问题。 更沉重的打击来自市场——华为昇腾芯片已拿下超算中心订单,国产GPU厂商在链博会上透露:“客户回流率不足三成”。 应用材料公司的仓库里,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堆积如山,中国客户早与日本供应商签了新合同。
贝森特那句“伟大国家”的赞美,在华尔街日报看来不过是“选举沙包与经济现实间的妥协表演”。 美国联邦赤字首季突破7000亿美元,国债利息吞噬10%财政支出,超市物价周周创新高。 而中方的回应始终是两句话:“打,奉陪到底;谈,大门敞开。 ”当华盛顿在虚张声势与残酷现实间反复横跳时,北京的谈判代表已翻开议程表下一页——时间永远站在定力者这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