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辉达娱乐介绍 >

辉达娱乐介绍

马斯克被怼“不懂AI”?2025年国产大模型与全球新秀的硬核较量

这句话掀起涟漪的背后,是国内外AI赛道的较量,马斯克的Grok只成立两年,2023年4月才在塔克·卡森今夜秀上首次公开,前身叫TruthGPT,后来才改名Grok,大家还记得他那句“人类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”,现在想想挺有预言家的气质。

2025年7月,Grok 4在LMArena全球AI大模型榜单上冲到第三,Grok 3也排到了第六,反观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,榜上连个影子都没有,这种落差让人有点唏嘘。

科大讯飞可是老牌企业,1999年就开始搞语音识别、计算机视觉、自然语言处理,二十多年的积淀,按理说底子很厚,但面对Grok这种AI新秀,优势似乎并不明显,有点被后来者反超的意思。

刘庆峰解释得很坦诚,说之所以慢,是因为坚持用国产算力,没用英伟达的GPU,国产化有门槛,算法移植、性能调优都要多花时间,开发流程慢三个月,三个月在AI行业就是一代人了,听着让人心疼又无奈。

公司2025年才刚过26周年,内部讲话里他也坦白,国产算力确实拖了后腿,但这条路非走不可,一方面是政策压力,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的自主选择,毕竟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。

研发经费没少花,2025年一年就砸进去45.8亿元,占总营收接近两成,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00亿,这种力度在国内企业里也算罕见,钱花出去了,结果却不理想,压力很大。

财务报表摆在那儿,2025年营收233.43亿元,同比涨了18.79%,表面上看风光,净利润却只有5.6亿元,比2021年巅峰时期的15亿元差远了,利润下滑引发投资者担忧。

更微妙的是,政府补贴成了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,2022到2025年间,每年都有40亿上下,占营收两成左右,这种依赖补贴的结构让人不禁想问,一旦补贴减少,企业还能不能站得稳。

扣掉政府补助后,科大讯飞其实连续几年都是亏损状态,这个事实不容回避,2025年上半年,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到2到2.8亿元,虽然比去年同期略有收窄,但依然没能扭亏。

公司内部把“增收不增利”归因于几个方面,研发投入继续增加,2025年比去年多了4.1亿元,坏账减值损失也多了2.77亿元,还提到三人行、寒武纪等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减少,加起来影响利润2.68亿元。

公司应收账款大多数来自优质客户,坏账实际发生率很低,但账面看起来压力就是在那儿,财务数据透明,也让外界看得一清二楚,这种透明有时候也是双刃剑。

有人质疑科大讯飞“困”在补贴里,说企业靠补贴过活,产品力被新秀反超,老牌企业的光环开始褪色,这种声音在行业里不是一天两天了,2025年这场风波只是让问题更突出罢了。

但斌的那番评论其实代表了部分投资人的不满,他们关注盈利能力,更看重企业的市场表现,企业家之间的口水仗,表面上是争论AI本质,背后其实是对企业治理、方向选择的不同理解。

刘庆峰的自信和坚持,在技术圈里也有不少支持者,他们认为坚持国产算力是对的,哪怕短期内落后一点,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AI产业自主可控,这种战略耐心值得尊重。

马斯克的Grok则像是AI行业的异类,起步晚但发展快,全球化视野和资本运作都很到位,技术层面也有很多创新点,让人不服不行,这种对比让国内企业倍感压力,也是倒逼创新的动力。

市场的选择往往很现实,榜单排名、用户口碑、投资回报率,这些数据胜于雄辩,谁做得好谁说了算,没有谁能靠一张嘴赢得这是行业不变的铁律。

2025年这场争论,表面上是个人观点的碰撞,深层是中国AI产业路径选择的分歧,是坚持自主创新还是追求短期突破,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每家企业都得走自己的路。

AI行业的发展速度让人目不暇接,三个月的差距就是天壤之别,国产算力路线注定不易,全球竞争的压力下,老牌企业如何破局,谁也说不准,未来依然悬念重重。

技术、资本、政策、市场,这些变量交织在一起,2025年的AI赛道比任何一年都复杂,企业家们的每一次发声、每一个选择,都是一次豪赌,也是一次自我证明。

争论还在继续,马斯克会不会回应,科大讯飞能不能追赶上来,国产大模型是不是会迎来逆袭,这些都还是未知数,局势还远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。

故事讲到这里,其实最值得关注的不是谁赢谁输,而是中国AI企业敢不敢坚持自己的节奏,又能不能在全球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这才是真正的看点。

马斯克被怼“不懂AI”?2025年国产大模型与全球新秀的硬核较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