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6年8月,中国历史天平上的指针微微一晃,几十万士兵命悬一线。就在苏中战役尘埃落定、众人以为可以松口气时,蒋介石却抬手打出一张最狠的底牌,把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推上风口浪尖。一场谁主沉浮的较量,一桩让开国少将亲自翻车的险局,究竟会把哪个名字刻进历史?这一仗,到底是意气风发,还是满盘皆输?留一个团当预备队,还是把三个团一起下水,这是一道关系生死的选择题,你会怎么选?
“留个预备队能有啥用?三个团一起上,干趴了敌人,岂不美哉!”皮定均拍板决断,脸上写满自信。而钟发生却反其道而行:得给部队留点后路,否则万一全军覆没,谁来救场?两个老兵针锋相对,各有道理,但现实却像憋足气的炸药桶,一触即发。谁都清楚,整编74师可不是吃素的,跟它对着干,比跟吊车对撞还要刺激一百倍。皮定均的选择,会不会让全旅陷入绝地?悬念就吊这儿,下文见分晓。
事情得从头捋起。刚打完苏中战役,大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淮阴这边就嗨了。蒋介石一看苗头不对,赶紧把自己最宝贝的74师调过来,别的不说,这支部队历来枪法好、装备强、纪律铁,号称“蒋军头牌”。皮定均接到“救火”命令时,其实心里美滋滋,他向来冲锋在前,曾被叫“华中小霸王”,脑海里想的都是“又要立大功了!”可是真到战场,情况比想象的复杂多了。2团团长钟发生一马当先,火线赶到还没喘匀气,敌人的主力就像催命鬼一样追到脚后跟。谭震林副政委在一旁拍着钟发生:“实战是最好的老师!”老百姓们一听说74师到了,心里都“咯噔”一下,街头巷尾议论纷纷:“还能不能守住淮阴?”
没多久,战事骤然升级。2团刚扎好脚跟,敌人的先头部队就抢下了重要渡口。论起布防,钟发生是行家里手,他一到地方就让队伍挖战壕建火力点。然而,人还没站稳,74师就像一头饿狼冲来,渡口分分钟失守。2团打听前线声音,脸色越听越难看——9纵队在宿县那头顶着巨压,但伤亡惨重,敌人推进速度把战前计划全盘打乱。就在这时,皮定均和钟发生线连上线,前方刚传来坏消息,后方命令却是“全体三团出击,来场夜袭”。钟发生犹豫:“要不要留一手?”皮定均却不听劝,三团协同夜袭。实际上,这种全旅出动的打法,风险极高。如果敌人没准备,这是下好一盘妙棋;但敌人若是有察觉,这就是把“鸡蛋全放一个篮子”。事实证明,后者成了现实。夜色未尽,第1团率先动手,不料敌人早有预警,一夜激战,1团伤亡接近一半。混乱之中,2团和3团各自为战,协同失效。皮定均站在指挥部,望着伤亡名单脸色铁青。钟发生带着伤兵撤回来,说不出一句话。伤员们的惨状让气氛跌至冰点:“要是当初听老钟的,留个预备队,也不会这么被动。”此时,消息传来:敌军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杀到,整个淮阴仿佛风雨飘摇摇欲坠。城市墙头,不少普通老百姓徘徊祈祷,愁云密布:“这仗还能赢吗?”
就在大家以为形势已经无可挽回时,剧情突然急转直下。战场远方传来炮火轰鸣,一支近万人的大军急速接近。救星来了——第12纵队及时赶到淮阴郊外。敌军得知援军将至,火力猛烈加码,打算在援兵到前一锤子砸烂淮阴。钟发生给皮定均递话:“增援马上到,能不能顶住就看咱命了!”最后关头,第2团硬是死守住最薄弱的一线,敌人发起猛攻,城墙几乎被炸平。正当敌人气焰正盛时,第12纵队像猛虎下山,正面和侧翼同时出手,活生生把敌人的进攻队形切成两截。皮定均抓住时机,召集三团残部反冲锋。城内外喊杀震天,老百姓开窗子望着远处硝烟,心头一紧再一松。谁都没想到,刚刚还快溃不成军的淮阴,突然逆转,敌军最终溃撤。这场险胜让人如释重负。“原来救兵不是来晚了,而是刚刚好!”
大捷之后,气氛却没完全变得轻松。战后打扫战场,大家发现,第1团几乎是被打残,2团、3团也伤亡不小。城市虽然守住了,可人心并未完全安定。皮定均和钟发生在城头并肩站着,一个劲叹气:“到底是冒进带来的惨痛代价。”普通战士间私下悄悄议论:“早听钟团长一句,现在至少还有个完整团能轮换。”新添的任务随之而来——损失补充、士气恢复、防御体系重建。伤员医疗远远跟不上,补给更是捉襟见肘。外面瞧着风平浪静,实则悬着刀子。与此同时,敌军虽被击退,但仍在附近范围集结整理,大军未远。更糟的是,后方粮草供应一度中断,前线官兵基本靠民间捐助硬抗。部队指挥层分歧加深:有人坚持稳健防御,有人主张趁胜反扑。和解无望,气氛再度紧绷,大家都知道庆祝得早了点。
说实在的,这场仗如果说打得漂亮,真有点“自夸自己给脸贴金”的味道。皮定均一意孤行,把三个团都拉出去转了一圈,差点把部队当破布袋甩光,就指望援兵“天降神兵”救场,这不是拿战士命在兑赌吗?结果伤亡惨重,不得不靠12纵队兜底,最后挂块“保卫淮阴光荣胜利”的匾,怎么想都怪怪的。如果每次下场都这么拼命,早晚拼到最后没人可拼。也不知道“包打天下”这种思路啥时候能改,留个后手真比吃饭还难?那些说“将才无畏,勇闯险关”的,怎么不自己上去试试?反正这戏唱得,硬是把“差点翻船”演成了“险中求胜”,佩服得五体投地!
各位看官,说到底,是保守一点留个预备队靠谱,还是干脆三个团全上、玩命硬刚才叫“带兵有魄力”?有的人说,“此役不拼命,何来胜利?”也有人吐槽,“你打仗是做生意吗?把人全压进去,输了就真全锅端!”你怎么看?假如这摊事儿让你临场指挥,你会拍板把鸡蛋都搁一个篮子里,还是留点后手好?欢迎评论区集思广益,互怼互喷都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