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辉达娱乐介绍 >

辉达娱乐介绍

稀土卡脖子!2025年全球汽车与科技产业的生死时刻

行业协会的数据也挺扎眼,新能源车每辆钕铁硼一用就是5-10公斤,插混也要2-3公斤,这不是小数目,想象一下,未来的车只会越来越依赖稀土,谁都跑不掉。

A股市场上的北方稀土,7月18日股价冲上了近两年新高,半年度净利润暴涨近20倍,7月9日刚预告完业绩,第二天就开始涨价,稀土矿价直接调到19109元每吨,还搞了个REO浮动机制,消息一出,板块跟着大涨。

这些数据,真实得让人有点后背发凉,资本市场的神经比产业还敏感,给稀土重新估了个价,直接把它从“工业味精”抬到了“科技维生素”的高度。

稀土这事其实早就酝酿了很久,1992年邓小平就有句名言,“中东有石油,中国有稀土”,这不是一句空话,30年后看,战略含金量只增不减。

工业味精这个词,过去很常见,稀土加一点,钢铁就更结实,玻璃颜色更丰富,石油催化剂也省钱省能耗,谁都知道它厉害,但那时候还没到“缺了活不了”的地步。

到了2025年,全球产业链被迫重构,高端制造业飞速发展,稀土的地位完全变了,新能源、军工、机器人、低空经济……每个新兴领域都离不开它,使用量和核心性一起飙升,谁都不敢掉以轻心。

美国和中国在稀土这块的对抗,已经明里暗里展开,美国最大稀土矿商MP Materials,7月刚拿到国防部的4亿美元收购协议,还传言政府要砸十亿美金投资采购,想把关键环节攥在自己手里。

军事领域更是比拼稀土技术的主战场,导弹、隐形战机、智能炸弹,核心系统全用稀土磁体,美国的“爱国者”制导能精准拦截进攻,靠的就是稀土元素,F-2战斗机机体也用了不少。

特斯拉的马斯克在4月亲口说,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电机被稀土出口管制卡了脖子,不得不跟中国合作申请出口许可证,一台机器人用两公斤稀土磁体,跟新能源车差不多。

电机体积小、空间紧,必须用高性能稀土磁材,机器人每个关节都装着电机,离了稀土磁体根本转不动,马斯克还透露,封闭空间下只有稀土磁体能保证不发热、不出故障。

商务部6月7日的发言,也点明了全球对中重稀土的需求正在爆发,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拉动了民用领域的增长,国外企业也不得不正视这个现实。

低空经济成了稀土材料的另一个新战场,无人机、飞行汽车、电机、推进器、传感器,甚至机翼结构都开始用稀土合金来提升强度和耐腐蚀性,企业和券商都看好这个新增长点。

过去钢铁、玻璃里稀土只是点缀,现在电动化、智能化浪潮下,稀土在关键零部件上的分量和性能贡献远超以往,成了“命脉”级的存在,不再只是辅助调味。

维生素这个比喻挺贴切,科技产品的生命力就靠稀土维持,没了它,核心系统就像缺了营养素,立刻出问题,稀土的战略属性被不断放大。

国海证券的分析认为,新能源车、风电、家电需求持续高增,人形机器人也快量产了,2025、2026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会继续增长,预计分别达到11.7万吨和12.69万吨,增速在9.7%和8.4%,供需紧平衡成了新常态。

稀土出口管制的松紧,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变量,板块估值提升后还有利润空间,市场都在盯着这一波“戴维斯双击”,谁也不敢轻言见顶。

这场稀土之争,不只是企业的生存问题,更是全球科技和安全格局的博弈,2025年,中国和海外的产业界、资本界、政策圈都在密切关注下一步的风吹草动。

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掌控稀土,谁就有可能掌控产业链的话语权,局势还远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。

未来几个月,稀土价格、政策、产业链布局、国际谈判,每一个变化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动荡,全球目光都在盯着中国的下一步动作。

科技时代的稀土,早已不是工业味精那么简单,它正变成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较量核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