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辉达娱乐介绍 >

辉达娱乐介绍

崩溃!上海老夫妻千万房产被离奇转走,独生女儿串通中介过户抵押

谁能想到,养了几十年的亲生女儿,竟会伙同外人把父母的养老房“偷”走?

最近,上海一对七旬夫妇在房产交易中心崩溃大哭的视频刷爆网络。

他们价值千万的房子,竟被独生女施女士通过找人假扮父母的方式,过户到自己名下,还抵押贷款900万。

如果还不上钱,老两口可能9月就要被扫地出门。

这件事情的起因,要从今年5月说起。

施老伯夫妇住在上海黄浦区卢湾都市花园,这套132平米的三居室市场价超过千万,产权原本是三人共有,除了老两口,还有他们的独生女施女士。

因为女儿近期陷入经济纠纷,老两口担心房子被抵押。

于是去房产交易中心查询,结果晴天霹雳——房子早在1月份就被过户到女儿一人名下,3月份她还用这套房抵押贷款900万,还款期限是9月中旬。

更离谱的是,施女士根本没让父母到场签字,而是找了两名老人假扮父母,用电子亮证的方式完成了过户。

当时,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仅凭肉眼判断证件真伪,根本没发现异常。

施老伯愤怒地说:“我们没到场,没签过字,更没委托过谁,房子就这么没了!”

而施女士面对父母的质问,轻描淡写地解释:“200万被中介骗了,500多万办了加拿大枫叶卡。”

施女士的言下之意很明显,钱已经花光了,还不还得上,只能看运气。

老两口闻言彻底崩溃,施阿姨在房产中心当场大哭:“我们一辈子就这一套房,要是被拍卖了,两个老人住哪儿?”

更讽刺的是,施女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承认,假扮父母的老人是“中介找的”,而她口中的“中介”却是个“个人”,连正规公司都不是。

如今,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承认系统漏洞已补上,但老两口的房子却悬在了半空。

如果9月贷款还不上,银行有权拍卖房产,他们可能真的无家可归。

这件事之所以引爆舆论,是因为它戳中了中国家庭最痛的神经——独生子女与父母的财产信任危机。

施女士的行为已涉嫌刑事犯罪,可能面临诈骗、伪造证件等多项指控。

但更让人心寒的,是施女士对待父母的态度。

老两口含辛茹苦把她养大,给她房产份额,换来的却是算计和冷漠,所谓的被中介骗了200万绝对是假的,最大可能性是给了中介200万好处费,帮她瞒天过海。

有网友愤怒评论:“这不是女儿,是白眼狼!”

也有网友感慨万千:“以前是养儿防老,现在养儿要防被儿坑!”

虽说律师对此进行了科普,从法律层面上讲,施女士的操作漏洞百出。

三人共有房产过户,必须全部产权人到场,而她用假父母蒙混过关,明显属于违法犯罪。

此外,抵押贷款若未经共有人同意,合同可能无效。

但问题在于,即便法律最终还老人公道,执行过程也可能漫长,而9月的还款期限迫在眉睫。

因此律师也给出建议,老两口应立即报案,并申请财产保全,防止房子被低价拍卖。

此外,这起事件背后,还暴露了不动产登记流程的漏洞。

电子亮证本是为了方便群众,却成了骗子的可乘之机。

上海其他区之前也发生过类似案件,但直到这次闹大,相关部门才紧急升级系统,增加机器识别验证。

有网友忍不住质问:“如果早点重视,这对老人是不是就能避免悲剧?”

更加让人值得深思的是,施女士为何如此狠心?

从她的解释看,200万被中介骗走,500万用于办理加拿大绿卡,显然早有移民打算。

或许在她眼里,父母的房子只是“备用金”,而老两口的晚年安危,远不如自己的海外计划重要。这种极端的利己主义,让人不寒而栗。

老两口目前挽回损失的最佳措施,只能依靠法律维权,但即便胜诉只怕也是一场空,钱未必能拿回来,亲情必定已离破碎。

这件事给所有家庭敲响警钟:

“财产分配需谨慎,即便是独生子女,也可能在利益面前翻脸不认人,老人应在房产证上保留绝对控制权,或提前设立遗嘱,避免类似悲剧。”

归根结底,人性经不起考验,亲情也未必抵得过金钱的腐蚀。

施女士的行为,撕开了“养儿防老”传统观念的最后一块遮羞布。

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,或许最该警惕的不是陌生人,而是身边最亲近的人,毕竟家贼难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