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产品展示 >

产品展示

轰-20即将震撼亮相,美军专家被打脸,B-21或将遭遇强劲对手!

这几年,轰-20这三个字,简直就是美国媒体圈的流量密码。

西方那帮军事观察家,死死盯了快五年,眼睛都快盯出火星子了。

但今年这气氛,真的不一样了。

九月份,几家顶流军事杂志,跟约好似的,齐刷刷甩出卫星图。

说中国西北那个鸟不拉屎的试验基地,天上多了个没见过的大家伙。

轮廓,是那种最时髦的飞翼布局。

这下可好,舆论的火药桶直接被点着了。《国家利益》甚至直接喊话:

“东方的幽灵,要来了?”

幽灵对决突袭者

各路大神拼凑出的信息,都指向一个事实:

这玩意儿,是中航工业的亲儿子,对标的就是美国的B-2“幽灵”。

都是飞翼隐身,但细节里透着一股“中国功夫”。

专家们掰着指头算,航程一万两千公里起步,这还算保守的。

肚子里能塞下40吨的炸药,什么精确制导、核弹头,来者不拒。

真家伙,能全球包邮,使命必达。

这东西要是出来了,轰-6那帮老将,总算能歇口气了。

中国空军,才算真正摸到了全球战略威慑的门把手。

再看大洋对面,特朗普总统可没闲着,B-21“突袭者”项目正在玩命往前赶。

诺斯罗普·格鲁曼那帮人,搞的这架新飞机,去年就上天了。

现在正玩命测试,赶着交差。

B-21不爱单打独斗,人家玩的是“开黑组团”。

天生就是要跟F-35、无人机这些小兄弟们手拉手,打网络中心战。

不过,就纸面上看,B-21那点航程和载弹量,在轰-20面前,好像有点不够看。

美国人觉得你玩不转

可美国防务圈那帮大佬,心态稳得很。

甚至,还带着点儿老师傅看小学徒的优越感。

前空军将领罗伯特·斯波尔,就在《航空周刊》上发了篇文章。

话里话外那意思,我给你翻译翻译:

“行,我承认你们中国人在隐身材料上是有点东西。”

“但这玩意儿不是给你就能玩的,战略轰炸机,靠的是一整个体系。”

潜台词就是:给你一把屠龙刀,你耍得起来吗?

你后面的补给、情报、指挥系统,跟得上吗?

这种论调,在西方军事圈里,简直就是政治正确。

他们乐意夸你硬件牛逼,但一提到软件,就直摇头,觉得你还是个弟弟。

别拿老黄历看问题

用老眼光看新事物,迟早要栽跟头。

觉得中国“有器无术”,这毛病,就叫经验主义。

他们忘了,或者说是不愿意承认,中国军工的进化速度,已经快成闪电了。

回想一下,歼-20出来的时候,他们怎么说的?

“模型!绝对是模型!”

结果呢?脸都被抽肿了。

运-20一飞冲天,他们又沉默了。

这些飞机可不是孤零零的铁疙瘩。

它们背后,是一整条从研发、生产到训练、作战的链条,在疯狂运转。

这几年中国空军的动静还小吗?

远海训练跟家常便饭一样,跨国演习搞得风生水起。

珠海航展上秀出的那些新战法,明明白白告诉你:

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作战体系,已经快拼好了。

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

说到底,光比两架飞机谁牛逼,格局小了。

军事分析家李明启一句话点透了:

轰-20真正的价值,是它能补上中国“三位一体”核威慑的最后一块短板。

你闭上眼睛想那个画面:

陆地上,东风-41竖起来,盯着全球。

海底下,094核潜艇悄无声息地游弋。

天上,轰-20带着核弹,24小时待命。

陆、海、空,全天候、全方位,无死角的战略反击能力。

这才是美国那些战略家们,真正睡不着觉的原因。

这种能力上的质变,比一两件新武器可怕多了。

结语

最有意思的是,太平洋这边,媒体炒得天翻地覆。

而太平洋那边,中国军方,稳如泰山。

记者追着空军发言人问,人家就轻飘飘一句:

“我们发展国防装备,完全是为了自卫。”

这种一边火热、一边冷淡的鲜明对比,简直绝了。

这盘棋,早就不只是技术的比拼了。

背后,是国家战略、军事体系的全面较量。

轰-20这只“东方幽灵”,正一步步从传说走向现实。

亚太这片天,恐怕真的要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