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耳其装甲车队碾过边境扬起的沙尘还没落下,朱拉尼的求救专机已降落在莫斯科机场。
叙利亚90%的油气田命悬一线,库尔德武装与德鲁兹人结成生死同盟,美军装甲车与俄军基地同时卷入冲突漩涡——这个中东火药桶,正被推向爆裂的临界点。
8月13日深夜,土耳其军队通过巴布哈瓦边境口岸大举增兵曼比季,装甲车队在夜色中驶向交火前线。
同一时刻,阿勒颇南部的炮火映红天际——朱拉尼麾下的HTS政府军正与库尔德武装激烈交火,双方不断向前线投送兵力,重武器轰鸣彻夜未息。
这场突袭早有预兆:就在一周前,库尔德武装突然袭击曼比季乡村的HTS据点,造成7人受伤,朱拉尼随即誓言“彻底铲除叛乱”。
库尔德人的反抗绝非偶然。
年初,他们曾在美国安全承诺下同意交出武器、接受HTS政府整编。 但朱拉尼军队在苏伟达省对德鲁兹部落的血腥镇压惊醒了库尔德人——放下武器等于任人宰割。
更震撼的是,以色列战机为保护德鲁兹人直接轰炸大马士革,连叙利亚国防部大楼都被炸毁。
短短数月后,德鲁兹人竟在以色列撑腰下获得绝对自治权! 这给库尔德人树立了活生生的榜样。
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。库尔德武装迅速与德鲁兹人结成同盟,双方召开秘密军事会议,计划南北夹击朱拉尼政权。
当德鲁兹武装在苏韦达省再度袭击政府军哨所时,库尔德武装同步在阿勒颇开火,迫使朱拉尼两线作战。
这种精准配合让大马士革高层震怒:“这是分裂国家的恐怖联盟! ”
曼比季战场已成多方角力场。
讽刺的是,美军装甲部队仍在该地区与库尔德武装联合巡逻,名义上是“联合反恐”,枪口对准的却是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自由军和HTS武装。
而如今HTS摇身变成“政府军”,美军巡逻车与昔日反恐对象擦肩而过,战场身份彻底错乱。
更复杂的是土耳其军队——他们既是HTS的盟友,又因担心库尔德坐大而陈兵边境,随时可能调转枪口。
朱拉尼的焦虑源于经济命脉的失控。
欧洲媒体曝出美国正酝酿新方案:允许以色列支持的南部三省(苏伟达、德拉、库奈特拉)独立,同时让美军庇护的库尔德控制区完全自治。 这意味着叙利亚将被肢解成三块。
而对朱拉尼而言,最致命的是全国90%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全在库尔德控制区。失去油井,他的政权连三个月都撑不住。
绝境中的朱拉尼做出震惊举动:向莫斯科求救!
叙利亚过渡政府紧急请求驻叙俄军重返戈兰高地观察哨,在库奈特拉省建立隔离以色列的“防护墙”。
这一反常态的操作充满戏剧性——半年前他刚上台时高喊“清除俄罗斯影响”,如今却亲手为俄军打开国门。
克里姆林宫的回应耐人寻味:俄外长拉夫罗夫一面强调“支持叙利亚不因政权更迭改变”,一面派国防部长亲自接见朱拉尼特使。
消息人士透露,俄方开价直白:减免80亿美元债务,换取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的长期驻军权。
戈兰高地的俄军观察哨曾是叙利亚战争的标志性存在。
2020年俄军从这里撤出时,当地民众曾焚烧俄罗斯国旗。 如今朱拉尼主动邀请俄军回归,等于承认自己无法抵挡以色列的军事压力。
更微妙的是,俄军若进驻库奈特拉,将与巡逻的以军坦克直线距离不足十公里——大国直接对峙的风险骤然升高。
战场外的博弈同样激烈。
就在土耳其增兵曼比季当天,5000名库尔德、阿拉伯和基督教部落代表在哈塞克市集会,向朱拉尼发出最后通牒:要么允许北部自治,要么面对全国起义。
这些部落曾支持他推翻阿萨德,如今却高举自治大旗倒戈相向。
财政崩溃加剧危机:叙利亚镑汇率暴跌至1:15000,面包价格飙升至阿萨德时期的20倍,连前线士兵都因拖欠军饷拒绝调遣。
联合国调查委员会8月14日发布的报告为局势再添火药。
报告证实年初沿海地区发生针对阿拉维派的大屠杀,约1400人死亡,乱葬坑随处可见。
委员会主席皮涅罗直言:“暴行可能构成战争罪。 ”
这份报告让朱拉尼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,也给了库尔德武装道义支持——他们宣称自己武装自卫是为避免成为下一个阿拉维派。
叙利亚国土正在碎裂声中下沉。 代尔祖尔油区被美军控制,伊德利卜由土耳其驻军,苏韦达飘扬着德鲁兹旗帜,阿勒颇战场则沦为代理人战争的熔炉。
朱拉尼的求救专机在莫斯科与安卡拉间往返穿梭,而叙利亚平民唯一能做的,是举着俄语横幅站在大马士革街头:“我们要面包,不要炮弹。 ”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