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产品展示 >

产品展示

越来越跟不上中国,印度跳过小题直接做大题!要开发超远程轰炸机

印度《经济时报》最近爆了个大料,可把军迷圈给乐坏了——三哥打算搞个能直接从新德里飞到纽约的战略轰炸机,还起了个洋气的名字叫ULRA。这玩意儿号称航程超过1.2万公里,比美国最新款B-21还多出小三千公里,弹舱里塞满"布拉莫斯"导弹,说是2035年就要亮相。消息一出,网友直接炸锅:好家伙,光辉战机折腾三十年才勉强能飞,这回是要骑着摩托车登月啊?

要说印度军工部门的脑洞,那真是比恒河水还深。他们给ULRA设计的方案堪称"缝合怪"——把俄罗斯图160的变后掠翼和美国B-2的隐身技术硬凑一块儿。懂行的工程师看到图纸估计得血压飙升:变后掠翼那堆机械结构活像给雷达站立的靶子,隐身涂层怕是刚起飞就得被晃悠的机翼关节给抖落干净。这就好比非要给拖拉机装超跑引擎,还指望它能漂移过弯,三哥这波操作属实是"既要天上的月亮,又要河里的鳄鱼"。

看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光辉战绩,就知道这事有多悬乎。当年立项时说要造轻型战机替换米格-21,结果从1983年磨蹭到2016年才交货。期间法国人帮忙调教飞控,美国人指导装雷达,最后发动机还得靠通用电气救命。现在这项目都快成军工界的"百年老店"了,最新改进型还在用进口零件拼积木。有网友调侃:按这个进度推算,等ULRA真飞起来的时候,怕是人类都在火星建殖民地了。

技术难关就像喜马拉雅山似的横在眼前。变后掠翼技术全世界就美俄两家玩得转,连咱们搞轰-20都选择更稳妥的固定翼设计。印度专家却信誓旦旦要突破"隐身+变翼"的魔咒,这难度堪比让大象跳芭蕾。更别提战略轰炸机需要的特种钢材、航电系统、武器适配这些硬骨头,随便哪个环节都能卡脖子。隔壁巴基斯坦网友已经开启群嘲模式:"建议给轰炸机装个摩托车挂架,这样坠毁时驾驶员还能骑摩托逃生。"

军火采购清单暴露了更多猫腻。ULRA项目说要搭载"布拉莫斯-NG"导弹,可这导弹射程才450公里,打纽约得先飞到人家头顶扔炸弹。所谓的"烈火-1P"弹道导弹更是个短腿选手,还不如直接学二战日本用气球炸弹飘过去。最绝的是计划里还有激光制导炸弹——莫非打算让飞行员扛着激光笔给炸弹指路?印度国防部这波PPT造飞机的操作,让人想起他们那个修了十七年还没通车的国产航母。

国际军事论坛早就笑倒一片。美国《防务新闻》的记者揶揄道:"建议印度先解决光辉战机的零件国产化问题,毕竟战略轰炸机总不能靠牛车运输配件。"俄罗斯专家更损,说图160生产线都拆了二十年了,印度工程师难道要去博物馆偷图纸?倒是法国达索公司暗搓搓高兴——照着以往经验,等项目进行不下去时,又能赚笔天价咨询费。

仔细琢磨这个"超远程打击飞行器"计划,活脱脱是印度军工的经典套路:先画个比天大的饼,要钱时把中美俄都拉出来当对标,真到执行阶段就开始"用魔法打败物理"。从阿琼坦克到国产航母,哪个不是开局吹得震天响,结局惨得没眼看?现在居然想跳过四代机直接搞战略轰炸机,这感觉就像小学生连二元一次方程都不会解,就嚷嚷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。

新德里街头的老百姓倒是看得通透。卖飞饼的小贩听说这事直摇头:"政府要是能把造飞机的钱拿来修厕所,孟买贫民窟早该装上抽水马桶了。"出租车司机更是一语道破天机:"每次大选前军方就爱放卫星,等选完谁还记得这些牛皮?"难怪网友说印度军工是"用最硬的嘴,吹最软的牛"——毕竟光辉战机三十年才造出40架,平均每年1.3架的产量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搞手工定制。

回看这个号称要"从地区走向全球"的轰炸机计划,最魔幻的莫过于时间表。说要2035年首飞,可印度连像样的航空发动机厂都没有,总不能让飞行员脚蹬踏板提供动力吧?当年他们吹嘘国产航母2014年服役,结果现在甲板还在刷油漆。有军事博主算过账:按印度以往军工项目的拖延系数,等ULRA真能服役时,怕是连纽约都沉海底了。
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